搜索
  • 最新活动
  • 产品中心
  • 解决方案
  • 资讯中心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登录
  • 注册

饲料管理云平台
  • 饲料销售版
  • 饲料销售+APP版
  • 饲料进销存版
  • 饲料生产版
  • 饲料生产+APP版
  • 饲料软件定制


生猪养殖云平台
  • 手机PC一体化版
  • 自养猪场企业版
  • 合作社猪场企业版
  • 生猪屠宰加工企业版


家禽养殖云平台
  • 蛋鸡生产版
  • 蛋鸡进销存版
  • 蛋鸡企业版
  • 种鸡企业版
  • 肉鸡企业版
  • 种鸭企业版
  • 蛋鸭企业版
  • 肉鸭企业版
  • 家禽屠宰加工企业版


生猪SaaS平台方案


蛋鸡SaaS平台方案


饲料SaaS平台方案


公司动态


新闻公告


行业资讯


海外动态


养殖技术


操作说明


今日猪价


购买流程


操作说明书
  • 自养猪场系统
  • 饲料管理系统
  • 蛋鸡管理系统


数据初始化
  • 自养猪场系统
  • 饲料管理系统
  • 蛋鸡管理系统

公司动态
新闻公告
  行业资讯  
海外动态
养殖技术
操作说明
今日猪价
 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临储收购开启 玉米反弹能否持续?
发布日期:2015-11-05   浏览量:1853   来源:农产品期货网

        11月1日备受关注的东北临储玉米收购如期启动,在政策性收购的大背景下,国内玉米价格也结束10月份以来的弱势行情逐步回暖反弹,尤以华北产区及北方港口表现最为明显,但此种反弹行情能否持续下去,国内玉米市场在“政策”与“市场”的博弈中能否彻底打好翻身仗,仍是后续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下面笔者将结合掌握的情况作如下分析。

  东北临储玉米收购如期开启

  11月1日东北临储收购如期开启,从各地收购情况来看,收储初期整体为逐步上量阶段,且多地因“一卡通”系统问题有延后收购的情况。同时,据有关部门调查了解,目前启动临储玉米收购的地区并不多,主要集中在黑龙江东北、辽宁北部地区,主要原因就是东北玉米尚未等到上冻、批量上市的时机,另外与各地仓容准备、资金到位等情况也有很大关系,不过在一些粮价过低的地区早已有部分粮商开始入市收购优质玉米,等待交储。据了解,近两日辽宁省部分中央储备粮昌图直属库2015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购质价政策公告牌已经悬挂在外,其中对收购的价格、容重、水分等作出了明确要求,但却没看到农民与粮食经纪人前来卖粮,临时储备收购现场略显冷清。另从吉林省农户处了解到,今年国家启动玉米临储收购时间早,现在最高温度还在零摄氏度以上,玉米脱粒的话容易碎,所以农户还不着急卖玉米,不过吉林长春地区贸易商玉米收购已全面展开,但整体积极性仍不高,目前当地贸易商报价1910-1930元/吨,水分14.5%,容重700-710左右,霉变控制在2%左右,整体价格较上月有所下降。由于目前天气为东北在升温,华北在降温(历史年度此现象不多),整体开秤收购的主体少,均处于观望中,即使开秤也限量收购。此外,从目前贸易商及用粮企业心态来看,政策性收购对市场的支撑作用仍存,只是华北粮源的陆续回流仍是抑制产地粮价反弹的原因之一。

  华北产区玉米价格阶段性反弹

  进入11月份,受天气情况、农户惜售及外流等因素影响,华北产区玉米价格持续反弹,特别是10月下旬以来华北地区玉米“北上南下”的数量开始增加,因为一方面价格较低,另一方面品质良好,据贸易商称,华北玉米运抵东北,因为品质较好,可以在东北地区消化,华北玉米运抵华中华南主要是因为价格较低。截止目前,山东潍坊地区玉米饲料厂14%水分霉变2%以内二等玉米进厂价1800元/吨,较上周上涨20-30元/吨,菏泽地区进厂价1720元/吨,较上周上涨30-40元/吨。当地饲料厂反映,提价后玉米收购量有所增加,但仍然不大,预计短期内当地玉米价格将维持稳中趋强走势。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本年度华北粮源整体丰产,且粮源品质普遍高于往年,产地粮源整体仍偏宽裕,中远期市场依然承压,建议持粮主体掌握好出货的节奏,切勿盲目看涨。

  北方港口玉米价格小幅反弹

  目前伴随产区各地库点临储陆续开收,相对较低的北港收购价格吸纳粮源能力受限,北方港口玉米收购价格小幅反弹,截止目前,北方锦州港口收购玉米价格为1940元/吨,平舱价格1980-2000元/吨,较上周末上涨10元/吨;鲅鱼圈港口收购玉米主流价格为1920-1930元/吨,平舱1980-2000元/吨,较上周末上涨10元/吨。后期主要关注临储收购进度问题,但另一方面南方港口玉米价格却在华北粮源持续流入以及高粱、大麦进口不断到港的冲击下弱势下行,截止目前广东港口玉米主流成交价格2080元/吨附近,报价2100元/吨。

  严控质量成为临储收购关键词

  据市场消息称,截止到10月底东北已安排玉米临储收购库点2958个,其中中储粮直属企业库存(含租仓点)1260个,中粮、中纺、中航等3价辅助央企的直属企业库点(含租仓点)510个,中储粮分公司、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农发行省级分行共同确定的地方委托企业库点1188个,各类库点收储能力在8000万吨(含搭建新型“千吨囤”约4000万吨)以上。回顾今年临储玉米收购政策不难发现,严控质量已成为关键词,在今年临储玉米三省一区基准国标三等质量2000元/吨,相邻等级之间差价40元/吨基础上,政府对实际水分、杂质高于标准规定指标的非标准品玉米,必须烘晒整理达标后方可入仓储存,不符合标准的玉米不得入仓,色变粒按不完善粒归属,这也是早些时候黑龙江地区生霉粒超过2%玉米无人问津的主要原因,也成为未来几个月临储玉米收购时的一个关键门槛。

  市场对玉米临储收购量存分歧

  东北玉米临储收购开始,其将成为影响2015/16年度玉米市场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市场普遍关注临储收购的具体执行情况,在预测最终收购量方面,市场存在明显分歧。部分机构和企业认为今年玉米临储收购量将超过5000万吨,一些机构和企业认为今年玉米临储收购量将不会超过4000万吨。影响玉米临储收购量的因素众多,包括产量、达标玉米数量、仓容、收购标准执行情况、东北地区外运量和消费量,在这些主要因素中产量、达标玉米数量是主要影响因素。尽管今年东北部分地区玉米单产下降,但整体仍然丰收,因此产量不宜设定为限制临储玉米收购量的因素,就达标玉米数量而言,今年临储收购启动时间提前一个月,将有助于减少农户储粮不当造成的超标问题;今年秋季东北地区玉米气温偏高,收获时间推迟,玉米水分低于上年,降低了玉米发生霉变的风险,不过黑龙江地区玉米色变粒的问题尚难以估计。

  综上所述,11月是我国临储玉米收购的“启动月”,收购节奏因季节、资金和仓容等因素略显滞缓,同时虽然华北及北方港口玉米价格反弹,但国内玉米市场要实现全面性回暖反弹仍需关注后期临储入库节奏及农户售粮进度问题,对于东北产区而言,临储收购政策对于未来市场的潜在支撑作用仍将有所体现,局部地区跌势有望企稳(主要是符合临储收购标准的优质玉米),而低品质玉米前景则依旧堪忧,预计后期两者分化会继续或加大。


上一条: 没有了
下一条: 鸡蛋价格创5年来新低,背后说明了什么?
在线咨询
公司动态
线下服务
服务协议
发票制度

服务帮助

  • 新手指南
  • 服务承诺
  • 服务协议
  • 法律声明
  • 网站声明

技术支持

  • 售前支持
  •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发展历程
  • 公司资质
  • 联系我们

售后服务

  • 售后政策
  • 培训服务

关注我们

  • 关注微博
  • 微博
  • 关注微信
  • 微信
  • 4008-125-138
  • 0772-2632673
  • 站点地图

版权所有:柳州阿佳希软件有限公司 备案号:桂ICP备11001097号


公司地址:广西柳州市高新一路15号,柳州信息产业园B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