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胎次
母猪的胎次影响母猪的产仔数。其中三至六胎产仔数较高,应将猪群中三至六胎的比例维持在45%以上的水平,平均胎次保持在大约2.5到3.0之间,这样可以达到最佳繁殖性能,但具体的最佳胎次分布还和品种、管理和设施有关。
2、遗传因素
不同品种、基因型的猪群之间在产仔数方面差异很大。但是,窝产仔数的遗传力较低(10~15%),因此在群内对窝产仔数进行选育的效果很差。对瘦肉率和生长率的选育并未影响对窝产仔数。
3、排卵率和胚胎死亡
排卵率决定了窝产仔数的上限。然而对排卵率进行的选育并没有能够增加窝产仔数,原因是随着排卵率的增加,胚胎死亡率也会增加,二者的作用抵消了。
4、营养因素
将能量和营养供给胚胎发育,不过这部分养分的需要量很少。因此,在正常条件下,妊娠期的营养水平不会影响到窝产仔数。研究还显示,在采用正常日粮的母猪群中即使将维生素的供应提到很高的水平也不会增加窝产仔数。艾尔博特大学的几项试验证明,在泌乳期当中任何一周,如果对母猪强烈限饲,将会影响到下一胎的排卵数和胚胎死亡率。
5、饲养管理
为了母猪每窝高产和缩短周转率,要求母猪断奶后尽量早的发情,每胎排卵数和受精率要高。为此要保证母猪泌乳期结束后的膘情,为了这个目的,要对母猪整个繁殖周期的饲喂量有个整体控制,必须保证母猪泌乳期高的采食量,除了泌乳期饲料质量的保证外,要在妊娠期控制母猪的采食量,因为妊娠期高的采食量,会导致泌乳期采食量降低。尤其母猪分娩前三天,要限制母猪采食量直到最后一天基本不吃,这样分娩后母猪采食量会迅速上升,从而保证良好的乳汁质量和充足的泌乳能力。同时保证断奶后母猪的膘情。另外,妊娠期饲料控制也有讲究,基本原则是妊娠前期严格控制采食量,后期(84-114天)适当增加采食量,目的是为了保证胎儿的出生重和较高的泌乳能力。第二条措施,就是母猪在断奶后要给以高能量饲料和充足的采食量,来刺激母猪早发情。
如果你认为畜牧软件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品的作者尽快与我们联系。电话:0772-2632673。qq:3291759455。